返回

搭上网络“顺风车”:土特产卖“火”了

搭上网络“顺风车”:土特产卖“火”了

搭上网络“顺风车”:土特产卖“火”了

打开电脑,登录京东商城网上的仙斛兰韵旗舰店,看看成交量和顾客评价,这是安徽霞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佟柏杉每天早上的必修课。佟柏杉说,现在他的网店有了一定的人气,成了推销产品的好平台。


“自开网店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庐江不缺好的特产,而是缺买特产的人。网上开店,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庐江特产。在网上卖庐江土特产,是一份前景广阔的事业。”佟柏杉告诉笔者。他已经尝到了“触网”的甜头。


据佟柏杉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每天都成交300多单,通过网上渠道发往全国各地,目前已经销售2300公斤霍山石斛系列产品,营业额超过800万元,占企业总销售额的28%以上。他说,“网上卖石斛,轻松,价好。”


在安徽威尔丽食品有限公司,笔者看到另一番的生动的场面:副总经理朱磊带领员工们进行真空包装、打包、发货,不一会儿几百个订单就上路了。朱磊兴奋地说:“鼠标一点,即使远在天边交易也能完成,过瘾!”


朱磊说,凭借淘宝、天猫、京东等B2B电子商务平台,今年公司生产的1000多吨食品已销售一空,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外地顾客欢迎。“通过电商渠道,我们将庐江的优质土特产推向了全国。”朱磊乐得合不拢嘴。


霞瑞生态农业科技和威尔丽食品只是当前庐江土特产网络销售的缩影。如今,随着一次次鼠标的点击,庐江的各种土特产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送往全国各地。地方土特产网上热卖,成为推动该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笔者近日注意到,目前在各类电子商务网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以销售庐江县茶叶、芹芽、白花菜、小红头、大闸蟹、银鱼干、白米虾、咸鸭蛋等庐江土特产的网店。其中有些网店受到网民青睐,销售量屡创新高。


与大宗农产品不同,土特产常常植根于特定的小块地域,这既可能是优势,因为“特”而获得更高的收益,成为产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资源。同时,也可能是劣势,因为信息不畅和运输困难而困在当地无法变现。


互联网和现代物流的异军突起,正好克服了这些劣势,为特色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新路子。蓬勃兴起的网络购物,逐步带旺了土特产网络销售。庐江县借助电商优势改变传统的土特产销售模式,开辟出一片新的“蓝海”。


近年来,庐江县探索构建以“一村”培育“一品”,以“一品”做响“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新业态。不出村就能“买全国卖全国”,农村电商成为强农、惠农、便农的新平台。


与此同时,庐江县拓宽劳动力培训思路,在乡村开展一些网络营销、网上开店方面的培训,缩短当地农民与市场的时空间隔,帮助出身乡野的绿色“土特产”,搭上互联网的“洋快车”,轻松打开全国各地大市场。

庐江县还实现线下体验、线上购买“两条腿”走路,通过电商把粉丝“吸”到店里,带到基地体验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解决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对产品品质、口感等无法判断的困惑,更让他们放心土特产的品质。


“庐江生态好,农产品原生态,但就是交通不便,老百姓不知道怎么找市场。”庐江县万山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徐金陵说,过去农村干部热切盼望有一条好路子,能让“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土特产快点“飞出”乡村。


多年从事土特产经销生意的安徽碧海龙悦生态农业观光园董事长徐照明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光守着街上的店铺做生意。现在,我在网上点点鼠标就把东西卖到了全国各地,平均每天卖出的货品比实体店还多。”


眼下,越来越多的过去“面朝黄土”的庐江农民,通过搭乘“大数据”、“互联网+”快车,蜕变为“面向鼠标”的“新农人”,让这里的土特产走出乡村、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更广泛地带动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庐江土特产网上热卖现象的出现,不仅预示着庐江特色农产品新的网络营销机会的到来,而且还将在相关产业掀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的一连串变革,有利于加强庐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促进农户增收,加快实现庐江土特产流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也改变着农民和乡村的面貌。


相关资料